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丽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返回首页
我的位置:丽水文明网 > 文明聚焦 > 行程50多万公里,他是穿行在“浙江屋脊”的信使

行程50多万公里,他是穿行在“浙江屋脊”的信使

 时间:2023-09-27 来源:丽水日报 字体:【 】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 
   山泉作伴,松风为邻。这是庆元邮政分公司左溪邮政支局投递员胡常康的工作状态,在常人这是一份难得的休闲,对他却是一种无言的坚持,以及18年的坚守。

  2002年初,25岁的他应父亲的要求,回到庆元县左溪镇当上了投递员,从此一部自行车、一个斜挎包,就成了他工作路上的无言伴侣,从驻地左溪镇出发到所有信件投送完毕,需要10来个小时。“刚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,与心理期望存在落差。”胡常康坦言,自己也是在“混日子”的状态中过了三个月。他的“不在状态”,父亲看在眼里,便私底下托胡常康的同事捎话,“我孩子我知道,他只要认真做了,肯定会比别人更出色。”

  言语的鼓励让他试着去找回原先做事认真的自己,入职半年后的一次普通投递,则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这份工作的意义。当年6月,左溪镇竹坪村一个叫胡培青的老人拦住了胡常康,却欲言又止,细聊之后,胡常康得知老人需要买几张粘蝇板,这东西要到镇上买、一来一回诸多不便,虽然与自己见过几次面,但老人也不敢冒昧。得知情况后,胡常康第二次进村,就把粘蝇板送到了老人手中。看着他们淳朴的笑脸上写满的谢意,“这种感觉很舒服,被人需要也是一种价值。”胡常康说,他分管片区的老百姓很实在,“你对他们好,他们会加倍对你好。”

  2006年,台风“桑美”袭击庆元,左溪片区遭遇重大损失,胡常康的自行车也被洪水冲走,没多久,他的“座驾”也变成了摩托车,投递更快了,给老百姓带东西也更便捷,大到煤气罐、米,小到药品、蔬菜,农家用得到的都曾在他的车上出现过,为了便于运输,他还自费焊接了一个行李架。“嘀嘀”的喇叭声响起,带给当地村民的,是一种期盼的兑现,更是一份难得的满足。

  如果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,那这份幸福背后的“苦楚”则少有人知。胡常康记得,最开始他负责的片区多为机耕路,而各个村子间隔的距离少则两三公里,远的需骑行半个小时,而且由于路网没有形成,通常一封信送完了,要绕回上一个点才能骑上车,错过饭点也是常事。“骑摩托车摔倒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。”他回忆说,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农历正月十六日,当天路上的冰层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融化,经验丰富的他小心翼翼开车,但仍与摔倒再一次遭遇,人连同车一头栽进了路边的水沟里,等他赶到梅树村村民主任毛茂脚家时,正逢他给孙子办满月酒,“你怎么弄得跟水牛一样赶来我家喝喜酒啊?”面对这样的玩笑话,胡常康尴尬地笑了笑坐上了餐桌,“不多不好,刚好两桌人。”

  入职18个月后,胡常康从同事那得知了父亲捎来的话,当天回到家里,他郑重地和父亲面对面聊了很久,那是他打记事起第一次和父亲面谈,那次谈话让他深刻地知道了“关心”的内涵,也让他明白了坚持的意义,“以后请你们放心,我一定干出个样子来。”

  主业之余,胡常康还是一把“调解”的好手,他利用自己熟悉村子情况的优势,巧妙化解了多起村民间的矛盾,让彼此重归于好,更进一步树立了“信使”在村民心中的形象,留香村村民胡守荣曾评价,全村人都知道胡常康,他的工作已经超出了投递员,是大家的牵挂。由于他负责的片区因海拔高被称为“浙江屋脊”,他也被当地百姓热情地称为“浙江屋脊信使”。

  “我投递准确率100%其实是有水分的。”采访行将结束,胡常康道出了一个埋在心底多年的秘密。原来,有感于他的认真负责和热情,左溪镇一位村民曾给他写了一份表扬信,托他带给邮政局领导,“我把那封信截留下来,保存在我家的抽屉里了。”胡常康说,每次遇到一时的挫折,他都要把这封特殊的信拿出来,静静地看上一遍,从中获取新的动力。

  30吨邮件,全靠手提肩扛;50多万公里邮路,全靠一步步丈量。“被需要就是肩上的责任和心底的满足。”胡常康说,尽管山风吹秃了自己的头发,但老百姓需要我,就是我往山里去的意义,说完,他钻进了小货车,投递总行程又一次被延续。

责任编辑:zjls_nihq
上一篇: 2020年11月浙江好人公示
下一篇: ​9位浙江战疫代表真情讲述“我的战疫故事”
相关新闻  
文明要闻 更多>>
宣传动态 更多>>
文明评论 更多>>
主题活动 更多>>
1617678554(1).png
63933d627c06b841339922af30e47de.jpg
QQ截图20160927093942_副本.png